判决和裁定是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作出的两种不同的法律文书,它们有以下主要区别:
判决:通常用于终结案件的审理,对案件的实质性问题作出结论。例如,在一审、二审程序中,法院对案件的是非曲直作出最终决定时,会使用判决书。
裁定:用于解决诉讼过程中的某些程序性问题,或者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某些紧急事项作出决定。例如,法院在决定是否受理案件、是否准许撤诉、是否采取保全措施时,会使用裁定书。
判决: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结论,当事人必须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否则可能面临强制执行。
裁定:虽然也具有法律约束力,但主要是解决程序性问题,有些裁定(如不予受理、对管辖权的异议、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以上诉,而有些裁定(如支付令)则不具有上诉性。
判决:必须用书面形式表现出来,即判决书,判决书是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后作出的正式决定,具有法律效力。
裁定:既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口头裁定作出后,记入笔录即可。
判决:上诉期限为十五天,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计算。
裁定:上诉期限为十天,从裁定书送达之日起计算。
判决:在一个案件中,发生法律效力并被执行的判决只有一个。
裁定:一个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可能有多个裁定,例如在审理过程中可能会作出多个保全裁定或管辖权异议裁定等。
总结:
判决和裁定在司法程序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判决主要用于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必须以书面形式呈现;而裁定主要用于处理诉讼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且在一个案件中可能有多个裁定。两者在适用情况、法律效力、形式、上诉与抗诉期限以及数量上均有明显的区别。
近日,北京丰台法院通报的一组涉预付费合同纠纷案显示,许多商家以打卡返现、退还诚意金、打卡可额外获取时长等方式来吸引用户充值,但难以兑现承诺或突然闭店。在相关案件中,法院最终判决商家按照合同的约定,向消费者返现或退还相应的诚意金。套路一:健身打卡能返现陈某与某健身公司签订年卡协议,约定陈某支付3200
2025-04-10 14:15:004月10日,湖南长沙9岁女孩被老师砸伤头骨案将进行二审宣判。记者从女孩父亲刘先生处了解到,事件过去一年半后,女孩依然无法上学,且需要靠药物入睡。4月9日上午,记者从受害女孩晨晨(化名)父亲处了解到,近日他收到长沙岳麓区人民法院的电话,通知他10日上午到当地社区参与宋某明故意伤害罪的二审宣判。晨晨代理
2025-04-09 17:06:00春季是森林火灾高风险期,近日,宝鸡市应急管理科局发布3起森林火情典型案例,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岐山县2025年3月21日11时许,宝鸡市岐山县鲁家庄村民孙某某在村北沿山盘上坟祭祀,引燃荒草,引发火情。岐山县公安局依法对孙某某采取刑事立案侦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凤翔区2025年3月23日下午14时
2025-04-07 00:02:00大皖新闻讯“我现在孩子的抚养权和财产都没要到,只留下了一身伤和一身债。”4月2日,郑州的李萍(化名)向大皖新闻记者反映,其与在业内颇具知名度的企业家丈夫邹某结婚多年,长期遭受家暴和虐待,后来忍无可忍向法院起诉离婚胜诉,并赢得其中一个孩子的抚养权,但男方拒不执行,至今未要回孩子的抚养权,让她身心遭受双
2025-04-06 13:12:00阳光司法促公正,庭审观摩树公信。“现在开庭!”2025年4月3日下午2点30分, 勉县人民法院第二审判庭,副院长王亮正在宣布一起生命权纠纷案件开庭。为深入推进司法公开透明,强化审判能力建设,勉县法院组织开展了“庭审观摩示范庭”活动,院领导带头参与,选取疑难复杂、双方争议大、社会关注度高的典型案件进行
2025-04-03 1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