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逃逸罪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罪名,而是交通肇事罪中的一个加重情节。当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这种行为被称为 交通肇事逃逸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具体情形和相应的刑罚如下: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需要注意的是,交通肇事逃逸罪是针对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而不是针对财产本身。因此,财产逃逸罪这一说法并不准确,正确的表述是交通肇事逃逸罪。
“提振消费”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近日,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包括多措并举稳住股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等。提振消费,首先要增加居民收入。专家表示,以财产性收入为重要支点撬动消费,并将稳股市作为提升财产性收入的抓手,有利于促进居民增收,充
2025-04-07 06:19:00大皖新闻讯“我现在孩子的抚养权和财产都没要到,只留下了一身伤和一身债。”4月2日,郑州的李萍(化名)向大皖新闻记者反映,其与在业内颇具知名度的企业家丈夫邹某结婚多年,长期遭受家暴和虐待,后来忍无可忍向法院起诉离婚胜诉,并赢得其中一个孩子的抚养权,但男方拒不执行,至今未要回孩子的抚养权,让她身心遭受双
2025-04-06 13:12:00近日,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人民法院红湖法庭审理了一起原配诉婚外第三者返还赠与财产案件。原告高某与李某系夫妻关系。婚姻存续期间,李某通过微信多次向被告梁某转账,累计金额30余万元,并与梁某建立了婚外不正当关系。高某发现后,认为李某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严重侵害其合法权益,遂向澧县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梁某
2025-04-02 12:01:003月31日(报道)河北,妻子赚钱养家,转122万元给患癌母亲,遭全职丈夫起诉,法院:扣除15万元赡养费,剩余部分为夫妻共同财产,结合资金往来返还35万余元。
2025-04-02 11:27:00近日,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布消费提示,警惕代诉陷阱,避免“维权反被坑”。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有不少号称能代维权、代投诉的公司潜伏在社交平台,专门坑骗有维权需求的人,给受害人带来“二次伤害”。消费者在维权时,一定要寻找正规渠道,不要轻信广告或留言。一万元的民事纠纷“法务费”付了七千借给别人一万元,对
2025-03-20 1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