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谛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常识 >

揭秘美日两国关系,美国如何控制整个日本?恩怨长达百年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14 17:29:46    

芙蓉毒雾海漫漫,我自闭关眠不动。一朝轮船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

这是我国近代研究日本学者黄遵宪先生的诗句,用来描述德川幕府在面对美国蒸汽轮船叩关时,日本民众的惊恐景象。

从此日本近代史由此开启,开启的方式和中国极其相似,都是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全球市场。

美国与日本的关系纠葛不断,恩怨长达百年,有时互为敌人,争斗不休;有时看似盟友。

以贸易之名

1853年6月的一天,夏日的酷暑还未来临,四艘先进的蒸汽轮船浩浩荡荡开进了日本的浦贺港,一路熟视无睹,如入无人之境。

当时日本普通民众根本没有见过如此巨大的船只,而且在轮船上方还时不时的冒着黑色的浓烟,吓得港口的码头工人惊慌失措。

幕府统治者知道后,迫于国力孱弱的缘故也无能为力,只得无奈接受佩里(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的国书,开启日本国门。

佩里此行目的明确,一切向钱看齐。在递给日本国书中要求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开放通商口岸,救护遇难美国船只,提供粮食和煤炭资源。


开放通商口岸完全是把日本当作一个中转补给站,因为美国为了将本国内生产的大量棉制品销往中国,不得不选择日本好避开竞争对手英国;

救护遇难的船只也多是美国的捕鲸船,当时鲸鱼身上的脂肪可以充当灯油,好供给工厂夜间加班照明使用。

不论事情本身是否正确,日本的确是被迫打开国门,这激起了日本国内知识分子的不满。

随即在经历过“大政奉还”和“明治维新”这两件大事后,日本完成了近代化的改革,不久又在日俄战争中获胜,一跃成为世界一流国家,令欧美列强刮目相看。

所谓盛世之下,必有隐忧。对外战争的胜利也在日本内部滋生了军国主义思想,日本的主体民族大和民族又崇尚武士道精神。

在融入资本主义市场的过程中,日本却也无法应对生产过剩这一顽疾。

又恰逢1929-1933年的大萧条,日本国内失业率不断攀升,民众情绪普遍不满,政权的合法性遭到信奉马克思主义者的质疑。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日本无法挽回走向了对外侵略的法西斯主义道路。

在二战中,日本不敌美国,遭到惨败。美国从此时对日本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成功掌控日本的发展道路,直到如今。


掌控日本

日本国土面积看似狭小,那是从中国人的角度出发,放在欧洲,日本也是一个面积大国,人口更是有1.2亿之多,在全球也是居于第11的位置。

严格来说,全面掌控日本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也只有超级大国有这个本事——即美国。

提到美国对日本的改造,就不得不提到麦克阿瑟,当时麦克阿瑟是驻日美军的总司令,他全面参与了对日本进行的各项改造,更是有“五星天皇”之称,其中有戏谑的成分不假,可也从侧面说明了麦克阿瑟的重要性。


改革军制

美国先是以武力降服日本,改革日本军制便是头等大事,美国对枪杆子的掌握主要从两个层次展开。

首先是行政层面,解除日本陆海军的武装,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在未发生丝毫意外的情况下完成目标。破坏,拆除了一系列二战时期的制造军需的军工厂。

其次则是法律层面,1946年,发布《公职整肃令》,整肃了军国主义分子,对战犯进行严厉审判。大约有940人被处决,另有22万人——绝大部分是军官,这些军官被从政治、工业、教育和媒体的负责领域中驱逐出去。

1948年,又在东京审判中陆续对甲级战犯宣布判决并处刑。尽管这其中麦克阿瑟为了今后同苏联斗争,而和日本进行了部分妥协,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消灭了一些日本极右翼势力。


对日本军事制约性最大的还不是上面提到的较为低级方法,那些只能算作开胃小菜。

压轴的还是日本新宪法的颁布和《美日安保条约》的签订。

日本宪法又被叫做“和平宪法”最重要的条律就是其中的第九条,原文部分片段如下:日本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这意味着日本放弃了对外战争的权利,只保有自卫权利。这就从法理上根除了日本对外侵略的理论基础,刚死去的安倍晋三的政治目的之一就是运用各种方法,团结各种政治势力,也要力求完成这一目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美国迫使日本颁布和平宪法之后,以不对天皇进行战争审判作为政治交换和日本的执政党签署了《美日安保条约》。

条约中仿照美国也在日本设置了参谋长联席会议,这就将日本海上和空中自卫队(陆上自卫队就是个摆设)绑定在美军旗帜之下。

虽然不像韩国,日本自卫队有战时指挥的权力,但是不和美军共同行动,其行为构成违法,出师无名。

还规定美国有在日本驻军的权利,这使得美国的军事实力得以触及到日本本土。


经济控制

二战结束初期,美国对日本的经济采取的态度多是不管不顾。

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使美国受到重创,尤其是偷袭珍珠港让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殆尽。不想日本成为能够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经济大国地位,同时也是为了报复日本的侵略行为,回应国内民意。

第二,即使为了对付苏联,美国将希望寄托于中国国民党(当时大陆尚未被解放),日本的地位没有受到重视。

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大大改变了美国的看法,日本的保守派看到了机会,当时日本首先更是在议会中演讲宣称朝鲜战争是“天赐良机”。


为了帮助日本进行经济复兴,美国的约瑟夫·道奇在1949年赴日开始经济改革,史称“道奇计划”。

道奇以砍断“竹马的脚”为起点,全面废除了政府补贴,停止发放复兴金融金库,制定了1美元兑换360日元的外汇汇率。

从事后诸葛亮的局外人来观察道奇的改革,应该是相当成功的。它不仅均衡了日本的财政预算,阻止了通货膨胀的恶化,还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出口,奠定了日本出口导向立国的经济基础。

在1953年至1974年,日本的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9.57%,出口贸易总量为世界第三。

虽然日本完成了经济奇迹,但是这就好比《三体》中的智子一样,锁死了日本的经济上限。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资源奇缺的国家,缺油,缺粮。

工业领域中最关键的石油是在美国手中掌控,日本对大宗商品没有丝毫的控制权,其国内粮食自给率不到四成,而美国有着四大粮商中的三家,只要美国在粮食和石油问题上下手,日本经济将会瞬间崩溃。

在关键的高科技领域日本更是无法同美国竞争,著名的“东芝事件”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当时日本的东芝公司背地里瞒着美国向苏联出口机床,事情曝光后,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推动日本行政力量处罚东芝机械和强化出口管制。

于是东芝公司遭到了破产的凄惨结局。从此美国再也不把高精尖技术下层给日本,转而面向了韩国的三星公司。

此外还有著名的“广场协议”,美国强制命令日本进行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崩盘。三十年间,日本经济半死不活,经济学家将其称为“失去的三十年“。


重塑思想

如果说麦克阿瑟是美国改造日本不得不提的一个关键性人物,那历史学家约翰·W·密尔的著作《拥抱战败》就是日本自二战以来不得不看的一本历史书籍。

书中提到的“拥抱“一词是日本人民主动选择被美国占领,这源于日本的主体民族——大和民族内心深处的慕强心里。

日本文化中对强者有着外人难以理解的崇拜,这样说可能有人不信,简单举两个例子。比如在东京投下万吨炸弹的美国空军司令员李梅在战后被日本授予荣誉勋章,还有日本人民像迎接神一样,迎接麦克阿瑟。

在日本眼中,麦克阿瑟是自由民主的化身,是来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这就给了麦克阿瑟一个绝好的帮助,得以成功从思想方面阉割日本。


麦克阿瑟先是在宪法中废除了天皇的神圣性,在1946年的元旦,昭和天皇发布宣言,核心内容是天皇和人间的联系并非通过神明而是通过相互信赖连接起来。

基于此宣言,麦克阿瑟更进一步将日本的神道教和日本皇室相分离,这就从实质上否定了天皇的神格性。

从教育上采取西式方法,在课程上,使用美国的民主和个性代替了原来的国体思想的说教。对学校的控制也从中央政府转移到了地方政府手中。

一句话,现在日本对天皇的认知从盲目的崇拜到现在仅作为礼仪形式上的认同,发生了重大改变。


虽然日本现在在多个方面都受到美国的制约,但是一旦束缚在脖颈上的链子断开,日本将会重现獠牙,这是深植于民族的本色。

也就是说只需一个契机,日本本有的民族主义将会重新觉醒,倒是美国将会是首要报复对象。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