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谛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常识 >

孙匡与孙秀的源流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4 09:22:28    

根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孙坚有四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另外据志林记载:孙坚有五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吴氏所生;少子孙朗,庶生也,一名孙仁。

孙匡,字季佐,汉末吴郡富春人,官袭爵乌程候。子:孙泰,曹家的外甥,孙权围新城战死。孙:孙秀,吴前将军夏口督,怕遭堂兄孙皓迫害奔晋,为西晋将领,被命为骠骑将军、交州牧、开府仪同三司,封会稽公。曾孙:孙俭,字仲节,晋给事中。

根据《三国志》注引《魏书》:策当嗣侯,让于弟匡。孙策爱护年幼的弟弟,将本该是自己的袭爵的孙坚的乌程侯爵位让给了孙匡。孙策让爵位给弟弟孙匡的具体时间没有记载。

孙匡后被举孝廉茂才,还没有正式为官,早卒,当年二十余岁。

据江表传记载:孙匡字季佐,翊弟也。举孝廉茂才,未试用,卒,时年二十馀。曹休出洞口,吕范率军御之。时匡为定武中郎将,(违)范令放火,烧损茅芒,以乏军用,范即启送匡还吴。曹操将曹仁女配于孙匡,孙匡与曹氏生子孙泰,官至长水校尉。《三国志·宗室传》对孙匡评赞:“夫亲亲恩义,古今之常。宗子维城,诗人所称。况此诸孙,或赞兴初基,或镇据边陲,克堪厥任,不忝其荣者乎!故详著云。”

孙泰,曹氏之甥也,为长水校尉。嘉禾三年(234),从孙权围新城,中流矢死。

孙秀是西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的四世孙、孙匡的孙子、孙泰的儿子。吴末帝孙皓时,孙秀任前将军、夏口督。他握兵在外,颇有势力。他的堂兄孙皓担心他会反叛,就想除掉他。建卫三年( 272年)孙皓派遣将军何定率领5000人以打猎为借口进攻夏口。孙秀预知孙皓的阴谋,便在何定没到之前,就携带亲眷及亲兵数百人投奔晋国,晋世祖非常高兴,就任命孙秀为骠骑将军、交州牧。而孙皓因计谋未实现,便龙颜大怒,就从孙氏家谱中将孙秀除名,并强迫他改姓“厉”。

后来东吴灭亡,干宝在晋纪中写道:孙秀在晋朝,初闻孙皓降,群臣毕贺,孙秀称疾不与,南向流涕说:“昔讨逆弱冠以一校尉创业,今后主举江南而弃之,宗庙山陵,於此为墟。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朝廷美之。干宝又在西晋诸公孙秀中写道:吴平,降为伏波将军,开府如故,永宁中卒,追赠骠骑、开府,子俭,字仲节,给事中。

孙梦醒2014年9月25日于贵州毕节

晋初同时有两个孙秀

晋初有两个孙秀,一个是东吴大帝孙权弟孙匡的孙子,一个是晋惠帝时著名的佞(lìng)臣。两个孙秀是同一时代人,年龄相差大概二十岁左右。

东吴大帝孙权弟孙匡的孙子孙秀,是三国时著名人物。

据《三国志》记载:孙匡,字季佐,孙坚与吴夫人第四子,孙策、孙权及孙翊(yì)之弟。举孝廉茂才,未试用便离世,时年二十余。在孙策消灭刘勋后,因为袁绍强盛,再加上孙策吞并江东,曹操为了安抚孙策,便以其弟曹仁之女嫁给孙策弟孙匡。匡子泰,为长水校尉。嘉禾三年(234年),从孙权围新城,中流矢(shǐ)死。泰子秀,字彦才,原为东吴前将军、夏口督。由于孙秀与东吴皇族血缘亲近,又拥兵在外地,吴末帝孙浩一直忌(jì)惮(dàn)他,意图将他除去。建卫三年(272年),孙皓派遣何定带领五千人到夏口狩猎,孙秀见此,担心孙皓有所图谋,害怕自己遭到诛(zhū)杀,连夜带妻、子、亲兵数百人奔晋,西晋任命孙秀为骠骑将军、仪同三司、会稽公,司马炎以姨妹蒯(kuǎi)氏妻之。孙皓大怒,下旨改孙秀的姓氏为“厉”。晋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东吴,骠骑将军孙秀退朝,向南而哭曰:“昔讨逆(孙策)壮年,以一校尉创立基业;今孙皓举江南而弃之!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孙秀后代留在江东的一支成为厉姓,而《三国志》则没有记载他的子孙。

另一个孙秀是赵王司马伦的亲信,杀过石崇和潘岳,伦败,被诛。《晋书·孙旂传》载:孙旂字伯旗,乐安人也,父历。即孙旂为东州大儒孙炎的弟弟孙历之子。孙旂曾任荆州、兖(yǎn)州刺史,迁平南将军。孙旂子孙弼,为中坚将军,领尚书左丞,转为上将军,领射声校尉。孙旂弟孙尹,字文旗,历任陈留、阳平太守,而早卒。孙尹长子孙髦为武卫将军,领太子詹事;次子孙辅;三子孙琰为武威将军,领太子左率。弼、髦、辅、琰四人,并有吏才,称于当世,遂于赵王心腹孙秀合族,又与孙秀、赵王司马伦合谋篡位,司马伦废帝自立,四人俱封将军,赐开国郡侯,并推孙旂为车骑将军。孙旂责子弼、侄子髦、辅、琰受署伪朝,但欲制止而不可。最后齐王司马冏(jiong)等兵起,司马伦兵败被杀,四人皆伏诛,孙旂也被问斩。该族为避赵王伦之难,遂北移徙居昌黎今辽宁义县。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