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伊犁州共读活动作为“书香羊城”2025广州全民阅读活动的重点活动之一,4月2日在广州购书中心拉开帷幕。广州和伊犁的知名学者、文化专家围绕丝路文化展开深入对谈,推荐各自城市的经典书籍进行共读,展现跨越山海的文化交融。人间四月,书香为桥,南北共读。我们在广州读伊犁,在伊犁读广州,在书城阅山海,这场以“共读”为纽带的双城联动,在岭南与西北之间架起跨越山海的桥梁,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书香中绽放。
双城联动,共创阅读盛景
在去年和西安、泉州共读的基础上,今年“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活动共读朋友圈扩容升级,书香之路走深向远。“神州第一书城”广州购书中心,迎接跨越山海、远道而来的新疆伊犁州的朋友们。他们带着天山脚下的诗与远方、伊犁各族人民的情谊,来到花城广州,与南国的朋友们共读、共享、同频共振。活动开场视频《在书城 阅山海》诉说了两地文化的千年共振,也开启了“在书城阅山海”的浪漫。广州与伊犁,虽跨越千里,但因丝绸之路紧密相连。一个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一个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支点,千峰隔不断,一脉承古今。跨越山海,丝路共读,通过阅读进一步促进两地的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据悉,本次两地共读将在各自城市的书店设置共读专区,展示推介主题出版物、非遗文创、农特产品,举办系列共读活动,邀请作者、学者与读者分享对谈,组织文艺展演和文创展示。在伊犁重点书店、文化空间将共建“花城书房”,推动丝路文化交流交融。
共读书单,共享阅读之美
四月芬芳好,读书正当时。广州·伊犁州共读活动通过阅读交流,深入挖掘两地作家与作品背后的故事,本次共读活动邀请了来自广州和伊犁两地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大众推荐共读书单,分别是伊犁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惜妍,《伊犁河》杂志社社长、新疆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伊犁州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毕亮,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崇正,文史学者、资深媒体人、《广雅》主编罗韬。
他们共推荐了“读懂广州”书系之《文学里的广州》《大粤菜》《广州传(上下)》《在伊犁》《大地上的家乡》、“花城·李娟非虚构经典”系列等六套共读书籍。四位作家还分别推荐了自己所著或主编的《美人城手记》《广雅》《鸟儿落在树枝上》《没有长大的山》四本书,并结合推荐书单讲述自己的阅读故事,让阅读交流双向融合、双向奔赴。
美文诵读,阅见双城之美
文字有声,山河有韵。共读活动通过美文诵读开启“共读”的动人篇章。伊犁的共读篇目是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的《故乡行——重访巴彦岱》节选,他曾经深情地将伊犁称为“第二故乡”。广州的共读篇目是当代散文大家秦牧先生的《花街十里一城春》节选,作品描写的是广州迎春花市上的盛景,透露着独特的岭南韵味。广州与伊犁州两地代表共同带来美文诵读《阅见花城 阅见伊犁》。伊犁,天山河谷,如诗如画,2000多年间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闪耀。广州,千年商都,岭南名城,2200年建城史在骑楼街巷间流淌。丝路长歌,回响千年,从西北到岭南,广州与伊犁以书籍为桥梁,以阅读为纽带,在书城阅山海。
艺术之约,感受文化交融
伊犁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在相融共生的漫长岁月里,歌舞亦能成为史诗。在特色文艺表演环节,伊犁与广州的民俗特色表演、非遗歌舞轮番登场,生动演绎两地的文化交融。
伊犁州歌舞剧院带来了一支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这是一支融合了草原之魂与民族风情的舞蹈,展现了哈萨克族人民对勇敢与自由的向往。而广州以一曲《花城百花开》来迎接远道而来的伊犁朋友,宛如一条情感纽带,将广州伊犁州紧紧相连。女声独唱《流淌的伊犁河》,集音乐、舞蹈、诗歌于一体的维吾尔族舞蹈《伊犁赛乃姆》,欢快奔放,点燃全场气氛。
在花城广州,感受伊犁之美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在花城广州的春日,不仅在书页中“阅”见伊犁,更是在沉浸体验中读懂伊犁。共读活动中,来自伊犁州的旅游推荐官孙瑜骏,将天山脚下的烂漫春意与多元文化带抵广州,集中展示了包括那拉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喀拉峻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等标志性景点,推介伊犁春季高观赏性、高体验度、高性价比的旅游资源,同时还提到了霍尔果斯作为中国与中亚五国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往来的重要交通和物流枢纽,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连接亚欧大陆的“黄金口岸”,是边境游、跨境游、自驾游的首选旅游目的地。并诚挚邀请大家到伊犁感受花海浪漫的春天、立体画卷的夏天、五彩斑斓的秋天、晶莹剔透的冬日。
据悉,伊犁州有着优越的自然资源与人文历史禀赋,现有A级以上景区90家,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29家,有国家级文化旅游品牌64个。拥有喀拉峻、库尔德宁世界自然遗产地,伊宁市、特克斯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琼库什台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那拉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大批驰名中外的景区景点,是令人心驰神往的天山河谷。
2025广州读书月“在书城 阅山海”共读书单
广州
1.“读懂广州”书系之《文学里的广州》
余福智、谢敏玉、唐诗人、刘秀丽、江冰等 / 广州出版社
“读懂广州”书系之《文学里的广州》,围绕广州城市历史脉络,按照诗词、散文、小说、杂记四种体裁收录不同年代的名家名作。穿“阅”古都千年文脉,从文学里读懂广州。
2.《大粤菜》
赵利平 / 广州出版社
在一字一句之间,品读粤菜滋味。广府菜、潮汕菜、客家菜,都在这本《大粤菜》。
3.《广州传(上下)》
叶曙明 / 广东人民出版社
《广州传》是广州平民史,是广州草根两千两百年的生活图景再现。从写作角度而言,打破了几千年官方修史的视角,是一部创新创意之作。
广州作家推荐
《美人城手记》
陈崇正 / 花城出版社
长篇科幻小说《美人城手记》是《香蕉林密室》的姊妹篇。高科技公司美人城建于香蕉林密室上方,在人工智能得到充分发展之后组建元宇宙虚拟世界,这里被寄托了人类“永生”的梦想。成为后人类的陈星光和关立夏为了阻止危机的发生肩负通关解密的任务,在一次次挑战中,不断回忆过去,而这时他们发现,回忆已经成为游戏本身。
《广雅》
罗 韬(主编) / 广州出版社
《广雅》以挖掘岭南文化为基本宗旨,面向全国,兼及海外。所选文章以学术性为内核,以趣味性为形式,以学术随笔为主要体裁。基本内容方向包括岭南经济史文化史随笔、文坛掌故、学界侧记、名人事迹、艺坛逸闻等,力求反映岭南地区文化的高度、厚度和丰富度。
伊犁州
1.《在伊犁》
王蒙 / 作家出版社
一九六五年,王蒙来到伊犁,在伊宁市巴彦岱镇(原红旗人民公社)劳动。他吃住于农民家中,抡起坎土曼,学习维吾尔族语言,爱上奶茶泡馕。这六年的经历,是他创作“新疆叙事”系列作品的宝贵源泉。
2.《大地上的家乡》
刘亮程 / 译林出版社
《大地上的家乡》是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刘亮程继经典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后的又一力作。展现了作家对自然、时间与乡愁的深刻思考。
3.“花城·李娟非虚构经典”系列
李娟 / 花城出版社
正是李娟对阿勒泰的持续书写,使之成为“远方”的代名词。系列共8本,除了李娟代表作《我的阿勒泰》,还收入堪称“游牧文化四部曲”的《羊道》三部曲及《冬牧场》等。
伊犁州作家推荐
《鸟儿落在树枝上》
张惜妍
《鸟儿落在树枝上》是作者的一部散文合集,选入雪山绿洲、凡尘烟火、季候笔记三辑,第一辑“雪山绿洲”,记述了作者在辽阔的疆域行走的心灵对话、感悟和思考。第二辑“凡尘烟火”,记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将地域色彩和人文风情融入了自己的人生岁月,一代又一代人通过不懈努力,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第三辑是“季候笔记”,通过自然景物、风土人情、百姓生活、情感体悟,记叙了在新疆大地上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观察和感悟,解读季候与地域融合共生的魅力。
《没有长大的山》
毕亮
《没有长大的山》是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合集。由四部分章节构成,书稿的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内心的想法或某种理想主义的情感,以自身的一些经历和往事,触动读者的心灵,说出柴火与温暖,说出田园与辛苦,也说出了鸡鸣狗吠与静好的岁月,带给读者对家园的记忆和淡淡的感伤。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通讯员:穗阅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
4月1日,珠江之畔的广州塔上遵义市花映山红与广州市花木棉花,通过光影艺术交相辉映,在638米高的城市地标书写新时代的红色篇章在这场以“城市花 中国梦”为主题的全国城市宣传活动中,“红色圣地·醉美遵义”通过映山红的花影,向世界传递黔北大地生生不息的革命精神。映山红邂逅木棉花,这场“鲜花之约”既是一次深
2025-04-03 20:30:00【来源:广州日报】和平年代, 公安队伍是一支牺牲最多、 奉献最大的队伍。 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有208名民警因公牺牲,其中广东16名。他们无畏冲锋, 用生命守护万家灯火, 他们的名字值得永远铭记! 向这些人民警察 致敬! 一路走好 来源: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席乐瑶 扫码
2025-04-03 19:09:00来源:21财经APP综合4月1日,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发布并解读了支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12条“干货”政策措施,推动广东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此前,摩根士丹利发布的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榜单显示,超10家广东公司上榜,全球“钢铁躯体”的进
2025-04-03 18:03:00新华社昆明4月2日电 题:新华社经济随笔:一杯咖啡里升腾的经济活力新华社记者吉哲鹏、熊轩昂、胡了然云南咖啡产区的青山绿水间,咖啡树茁壮生长,宛如绿色的海洋;江苏昆山的烘焙工厂内,现代化设备高效运转,浓郁的咖香在空气中弥漫;北京中轴线的胡同里,游客们手捧拿铁,品味着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交融;在“Z世代”青
2025-04-03 10:13:00来源:【新黄河】新黄河记者:钱欢青 4月2日上午,山东博物馆与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联合主办的“长河共饮 草原吉金——鄂尔多斯青铜文明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展览以黄河文化为纽带,通过聚焦黄河“几”字弯环抱的鄂尔多斯地区,揭示中华文明多元共生的深层内涵,回溯独特而神奇的草原青铜文化。本次展览共展出文物350
2025-04-02 2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