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信息,以下类型的评论可能构成违法:
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名誉,构成诽谤。
使用侮辱性语言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构成侮辱。
编造没有根据的虚假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未经他人同意公开其个人隐私信息。
鼓动他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民族仇恨、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等。
歪曲捏造事实,对他人的人格进行贬损。
使用侮辱性或影射性语言贬损他人人格。
需要注意的是,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这种自由是有一定界限的,不能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在发表评论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
来源:法治日报微信公众号 给活人建网墓、设置“香火排行榜”揽财……随着网络祭扫方式兴起,该领域审核机制缺失、诱导用户消费等问题逐渐涌现,引发社会关注。此前,“人还活着,却被网络祭奠4.3万多次”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在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一起案件中,某平台未审核逝者信息真实性,导致一名在世女
2025-04-05 13:16:00近年来,包括NPD(自恋型人格障碍)在内的各种人格障碍逐渐走进公众视野,网络上诊断人格障碍的短视频也大量传播。不少人给自己或身边人“对号入座”,进而陷入自我怀疑或人际关系焦虑。短视频诊断人格障碍的做法靠谱吗?觉得自己符合短视频里的描述,就意味着自己患了心理疾病吗?NPD分析视频爆火网友“对号入座”引
2025-03-17 17:40:0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处罚标准如下:轻微情节: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因此,侮辱他人罚款的金额范围是 500元以下,具体金额取决于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如果情节特
2025-01-19 01:02:02网络暴力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其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弹幕刷屏:使用辱骂字眼填满弹幕,进行言语攻击。P照侮辱:给攻击对象P遗照,制作以给当事人抬棺为主题的图片。恶意剪辑:故意丑化、传谣抹黑他人。恶意锤人:进行煽动性指控。词条侮辱:在热门话题下带“被黑者”出场,进行名誉攻击。私信轰炸:通过私信方
2025-01-12 23:50:32根据提供的信息,以下类型的评论可能构成违法:侮辱和诽谤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名誉,构成诽谤。使用侮辱性语言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构成侮辱。传播谣言编造没有根据的虚假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泄露他人隐私未经他人同意公开其个人隐私信息。煽动暴力或违法犯罪鼓动他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违反国
2025-01-12 2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