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祭拜行为,人们很难判定这是饭圈文化对历史的入侵,还是跨越时空的景仰与对话,又或是一场独属于历史爱好者的中式浪漫。我们所知道的,就是有一批热爱历史的同好,乐在其中,并以此为寄托。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给历史人物扫墓。
每年清明节,不少历史人物的墓前都堆满了鲜花、礼物、信件,像是一场盛大的纪念仪式。面对逝去千年的古人,当代人的情感不只剩下悲伤和缅怀。通过摆上一个个或日常、或搞怪、或精致的物件,人们似乎拉近了与历史人物的距离,扫墓也不再是一次全然沉重的悼念,而是多了几分“偶像见面会”的色彩。
比如在安阳高陵曹操墓前留下了一盒布洛芬止痛药,希望能治好他的头痛;比如在成都武侯祠前放上一张前往西安的高铁票,弥补诸葛丞相的北伐未竟之志;再比如,给霍去病扫墓时献上巧克力和魔芋爽,只因这位少年将军去世时还很年轻,“正是爱吃零食的年纪”……当然,也有人去南京的孙权墓前放下了曾在逍遥津之战中将其击溃的魏国名将张辽的三国杀卡牌,还留下“我在合肥很想你”的路标调侃,结果下山时却崴了脚,嘟囔道“孙十万真是小心眼”。
这些略微抽象又有趣的举动,是喜爱历史的年轻人,把扫墓玩出的新花样。
清明节,位于汉中的武侯墓被鲜花和礼物拥簇。(图/受访者南晨提供)
随着给历史人物扫墓的行为逐渐流行开来,也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有人认为把历史人物当作偶像并进行祭拜的行为是历史人物的饭圈化。
不过,在喜欢历史的年轻人眼里,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不只是史书上的一页,而是他们崇敬的对象,是一个亲切的朋友,一个和蔼的长辈。他们究竟为什么会把历史人物当成偶像?在给诸葛亮、刘备、李煜上坟时,他们又在想些什么?
宋辰身边,经常有人无法理解,作为一个20岁的女大学生,为什么会痴迷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和李煜这些历史人物?
原本就喜欢古诗词的宋辰,青睐有文学造诣的历史人物。今年清明节,宋辰刚刚祭拜完南唐后主李煜。但她坦言,自己去祭拜更多是因为李煜的诗词,“对于他这个人,我反而没有太大感觉”。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李煜死后葬在洛阳城北邙山一带。图为部分历史爱好者在附近自立的李煜墓碑,但目前并无考古学证据证实其确为李煜墓。(图/受访者宋辰提供)
但提到同样祭拜过的北魏孝文帝时,宋辰言辞间却有藏不住的亲切,甚至把他称呼为“宏哥”(其汉名元宏)。
“元宏和冯诞从小一起长大,互相陪伴了彼此多年。太和十九年,元宏征战,冯诞病重。元宏马上就要跨过长江打到南京,在听闻冯诞的病情之后,他立刻返回,但最后也没有见到冯诞最后一面。”北魏孝文帝和大臣冯诞之间的故事,让宋辰觉得这位历史人物格外重情重义。
在孝文帝墓前,宋辰留下了自己的手写信。(图/受访者宋辰提供)
相比起李白和辛弃疾这类更多是因其超高的文学造诣而感到敬仰和膜拜的文学偶像,宋辰更多地把北魏孝文帝当成一个和自己距离比较近的、稍微年长一些的同辈人。
陈梅同样把历史人物当作自己的偶像和精神寄托。她陆续祭拜过孙策、秋瑾、于谦等历史人物,唯独对给曹操扫墓这件事格外忐忑。陈梅回忆称,自己对于曹操的景仰之情始于央视版的《三国演义》电视剧。去年年底,她第一次看了这部经典剧集,从那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曹操。
(图/1994年版《三国演义》)
历史上对于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赞扬他的军事和治理才能,也有人唾弃他的为人。特别是宋代以后,曹操常被刻画成一个奸诈、狡猾的形象。但在陈梅看来,这些争议和瑕疵恰恰是曹操吸引她的地方。“人不是完美无缺的,有瑕疵才显得更真实。在我看来,曹孟德就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
曹操并不是陈梅唯一的偶像。陈梅有12年的追星经历,喜欢过很多歌手和演员,也热衷于二次元。她曾经给曹操下单做过调侃口吻的奖状和横幅。对她来说,曹操似乎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一个平易近人的朋友。
陈梅带着曹操的透卡(背景是透明的人物小卡,可以放在相关场景下拍照)游览各地,拍下照片。(图/受访者陈梅提供)
除了亲切感外,历史人物也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理想模板。
在历史系的南晨眼中,诸葛亮几乎是一个“全网无代餐”的人。“不说他百分之百的完美,但至少也是90%以上的完美男性。”讲到诸葛亮的优点时,南晨滔滔不绝地列举:“委质定分,义无二心”的魄力和忠诚,虽身为权臣但不贪污不受贿,在古代没有纳过妾,学识渊博,知人善任,仁德聪慧,身高八尺,长得也很帅……既有偶像般的仰慕,也有作为“理想男性”存在的特质吸引。
或真实,或完美,年轻人在沉淀千年后的历史人物中,选择自己的偶像。
为了给喜欢的历史人物上坟,这届年轻人花的功夫,不亚于奔赴一场盼望已久的追星之旅。
居住在山东的陈梅,从一月份就开始为给曹操扫墓做准备。为此,她买了曹操的透卡和徽章,买了青梅酒,还为手写曹操的诗词买了新的钢笔和墨水。除此之外,她还准备了50张奖状和一个2米的横幅,以及曹操《短歌行》的编舞,打算去墓前跳给他看。
陈梅在家中做了曹操高陵墓书信墙的复刻版。(图/受访者陈梅提供)
投其所好,是给历史人物扫墓的基础操作。就像如果有人想了解中外名酒,到李白墓前参观是个不错的选择。李白本人可能也不会想到,他的墓前会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品牌各异的酒类。有人特地从广东坐火车带来了双蒸酒,也有人从国外捎来了龙舌兰,说要给这位诗仙尝尝鲜。
从理性上来说,人们犯不上去讨好一个已经去世一千多年的人,但还是有许多人这么做了。没有规定,不计回报,他们仍然想把自己觉得最好的佳酿,献给这位写下众多绝妙诗句的诗人。
(图/《入殓师》)
给历史人物扫墓的最神奇之处,或许就在于这种行为的自发性。
今年清明,正在读大四的南晨没有回黑龙江老家,而是从河南省安阳市坐上了去西安的火车。她算了一下,如果选择中转而不是直达的列车,虽然单程路途的时间至少要花十小时,但这趟祭祀之旅能省下一百多块钱。说到这里,她有点不好意思。她说,这一百多块钱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还是一笔能省则省的开销。
从西安中转到汉中后,她要再坐火车到达勉县。勉县是诸葛亮的长眠之地,也是她这一旅程的目的地。
即便已经舟车劳顿十小时来到诸葛亮坟前,为他扫墓,南晨还是觉得有所亏欠。与亲身尝试重走诸葛亮的北伐之路的历史同好相比,她认为自己为这位蜀汉丞相做的还不够。南晨说,等以后有钱有时间了,也要这么做。
在武侯墓后山,南晨拿出诸葛亮的同人透卡拍照留念。(图/受访者南晨提供)
南晨介绍道,给喜欢的历史人物扫墓,其实是历史爱好者圈子里的一个共识。她认为,无论是阅读史料,还是看以他们为中心的影视作品,都是停留在精神层面。而真正去到他们的家乡,走他们走过的路,看他们待过的地方,最后拜访他们的归途,在坟前放上一束花,这种心情是不同的。
(图/《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旁人可能会产生疑惑:礼物毕竟无法真正送给他们,这样大费周章的祭拜还值得吗?
陈梅的心声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这类历史爱好者的观点。她说:“我知道他们无法收到我的礼物,甚至可能过不了多久,我细心准备的礼物就会被清理掉。但是没关系,礼物到了一秒,心意就到了一秒。当礼物放在坟前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对于这些祭拜行为,人们很难判定这是饭圈文化对历史的入侵,还是跨越时空的景仰与对话,又或是一场独属于历史爱好者的中式浪漫。我们所知道的,就是有一批热爱历史的同好,乐在其中,并以此为寄托。
宋辰记得,清明节那天有很多人来看望李煜。有人千里迢迢从南京带来了一抔黄土,放在了同为南京人的李煜的墓前。她手抄了这位南唐后主的《相见欢》,放进了墓前专门收纳信件的箱子。
准备走的时候,隔壁的“王之涣墓”(同样为相关历史爱好者自立,民众自发凭吊,墓葬真实性未得到官方证实)前来了好几个小孩和家长。有个小孩对着墓碑,开始背诵他的《登鹳雀楼》。她妈妈说:你背呀,你背了他就知道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张文曦,编辑:陆一鸣,36氪经授权发布。
对于这些祭拜行为,人们很难判定这是饭圈文化对历史的入侵,还是跨越时空的景仰与对话,又或是一场独属于历史爱好者的中式浪漫。我们所知道的,就是有一批热爱历史的同好,乐在其中,并以此为寄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给历史人物扫墓。每年清明节,不少历史人物的墓前都堆满了鲜花、礼物、信件,像是一场盛大的纪念仪
2025-04-29 09:15:004月25日晚,37岁的“神仙姐姐”刘亦菲亮相品牌活动,大批生图流出,状态引发热议。活动上,刘亦菲穿一身白裙,扎着简单的低马尾,浅笑嫣然气质脱俗。大批生图在网上曝光后,关于#刘亦菲肤若凝脂具像化#的话题登热搜。网友们纷纷点赞:“明艳大美人,行走的美神。”粉丝超416万的时装评论人晒出现场视频,透露刘亦
2025-04-26 12:56:00岳阳晚报4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诚成 方芳 通讯员 赵蛟娥)最美人间四月天,唯有读书不可负。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岳城小学以“最美人间四‘阅’天,采撷书香润少年”为主题,组织全校班级开展创意读书展示活动,引领学生在书香中感受阅读魅力,厚植文化底蕴。4月21日,各班教室化身主题书屋,学
2025-04-23 15:10:00“这是春吗?这不是春这是年轮循环的波纹这是大地睡醒的动人这是农人扶犁的闹钟这是墨客提笔的灵动”还记得前不久在网上大火的“沂蒙二姐”吗?她是来自山东临沂市蒙阴县坦埠镇水明崖村的田间诗人吕玉霞她在生活中用锄头耕耘土地在社交平台上用诗句记录生活无数网友被她的才华和对生活的热爱打动4月15日“沂蒙二姐”拾起
2025-04-19 21:21:00来源:【长沙晚报网】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今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进入赛事第二天,来自就业赛道高教本科生、研究生选手以及成长赛道的职教生选手继续带来精彩的职业规划展示。明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将举行颁奖典礼,以及“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现场
2025-04-19 1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