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全国首部英雄烈士保护地方性法规在湖北诞生。从大别山到洪湖水,从武汉会战遗址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荆山汉水间的红色基因就此有了最坚实的法治铠甲。湖北以制度创新回应时代课题,续写着 “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红色史诗,让烈士英魂在新时代绽放永恒光芒。
这部法规是对英烈尊严最坚定的捍卫,将 “禁止亵渎英烈”“规范纪念场所秩序” 等细化条款纳入法条,对烈士陵园的庄重肃穆做出庄严承诺。此前,部分纪念场所被暴走团、广场舞的喧闹声干扰,如今,法治的刚性约束让烈士长眠之地重归安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创新举措,将全社会对英烈的尊崇转化为司法实践,使侮辱英烈者受到应有的惩处。在数字时代,法规要求网络平台即时处置侮辱英烈信息,为英烈精神筑牢 “数字防线”,激发民众主动成为英烈精神的守护者。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湖北条例首创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编码管理,借助科技之力,为无名烈士搭建数字档案。在保康县,邓家四代人默默守护无名红军墓,如今,DNA 比对、历史档案数字化等技术的运用,让沉睡青山的无名烈士或将重获姓名,让每一份牺牲都得到铭记。网络祭扫平台的开设、“英烈故事数字藏品” 的开发,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重塑红色叙事,拉近当代人与革命先辈的距离,让红色记忆在指尖流转中传承不息。
在襄阳,政府主导的烈士寻亲工程与民间自发祭扫行动相互配合,凝聚起守护英烈的强大合力。将英烈讲解员纳入职称评定,为红色文化传播注入专业力量,推动红色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湖北整合 18 处国家级、百余处省县级烈士纪念设施,打造 “红色地标链”,让人们在实地瞻仰中感受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武昌首义广场的 5G 全息投影、红安烈士陵园的沉浸式话剧,以及高校将 “英烈家属口述史” 融入思政课程,通过多种创新形式,将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城市发展的肌理,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持续奔涌。
《湖北省英雄烈士保护条例》的出台,不仅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更是对民族精神传承的郑重宣示。它时刻提醒我们,守护英烈就是守护民族的精神根脉,铭记历史才能照亮未来的前行道路。当法治的威严与民众的敬仰相互呼应,当传统的守护精神与现代的数字科技深度融合,我们更应明白:最好的纪念,是让英雄精神融入每一个奋斗者的血液,让红色江山永固,千秋万代。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干(武汉经开区“车之声”网评团队)
责编:王舒娴
清明假期,红色旅游热潮涌动。假期前两天,瑞金市红色景区客流量达4.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00%。瑞金的红井、叶坪等景区迎来客流高峰,不少游客前来参观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还有学生参与研学活动,他们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记忆,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中汲取奋进力量。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以其深厚的革命文
2025-04-06 13:43:00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清明节期间,众多当地民众及外地游客汇聚于此,重温红色记忆。延安革命纪念馆坐落于宝塔山下,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的核心教育基地。馆内陈列大量珍贵文物、文献与照片,生动再现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
2025-04-06 09:47:002025年3月26日,全国首部英雄烈士保护地方性法规在湖北诞生。从大别山到洪湖水,从武汉会战遗址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荆山汉水间的红色基因就此有了最坚实的法治铠甲。湖北以制度创新回应时代课题,续写着 “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红色史诗,让烈士英魂在新时代绽放永恒光芒。这部法规是对英烈尊严最坚定的捍卫,将 “
2025-04-05 22:55:00这个清明节在山西省武乡县80岁的梁效珍老人照例带领家人扫了两次墓一个是自家祖坟一个是八路军无名烈士老雷的墓(图为梁效珍一家人在八路军烈士陵园祭奠雷烈士。新华社记者 樊欣阳 摄)从1941年到2025年从梁效珍的爷爷梁魁云到梁效珍的重外孙、7岁的杨崇颢梁家6代人守护着这位无名英烈已经84年……为何这家
2025-04-05 20:24:00万古忠魂映山河,千秋赤胆铸丰碑。4月4日,清明节,在这个慎终追远的日子,大量游客走进红色景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其中,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下辖各景区接待游客就超过5万人次。当天上午,在歌乐山烈士陵园,黄白菊花组成的“祭”字庄严肃穆,簇拥着“一一·二七死难烈士之墓”墓碑,满含无尽哀思。大
2025-04-05 1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