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谛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天地大儒王船山:跨世纪精神对话|聂茂教授在西北师范大学解析王船山思想当代价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1:03:00    

4月21日晚7时30分,由西北师范大学中外写作中心、文学院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的“聂茂 | 王船山:天地大儒的旷世传奇”学术分享会在该校云衢楼六艺影厅举行。中南大学二级教授聂茂携其新著四卷本历史小说《王船山》,与60余名师生展开跨时空的思想对话。

本次活动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天豪主持。聂茂教授以“永远的奔跑者”为切入点,结合自身从乡村医院的检验士起步,一路成为省城主流媒体的编辑、记者,又远赴怀卡托大学攻读博士,最终成为985高校教授的40年奋进历程,揭示了王船山精神的当代传承。作为船山故里衡阳走出的学者,聂茂历时12年完成从传记到110万字长篇小说的创作跨越,期间深入研读船山先生涉猎的经史子集,终将这位明末清初思想巨匠的传奇人生凝炼成篇。

分享会上,聂茂系统阐释了王船山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谱系:曾国藩、谭嗣同、蔡锷等历史人物均受其精神滋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与毛泽东“恰同学少年”更与船山“天下事,少年心”形成跨时空呼应。针对当代青年,聂茂提炼出船山精神的五重维度——指引方向的旗帜、破除桎梏的利剑、疗治浮躁的良药、照亮前路的火把、催人奋进的战鼓。

在互动环节,聂茂分享了治学心得:强调“相信就能看见”的信念力量,主张“见识重于常识”的认知突破,提出“缩小自我以拓展格局,拉伸灵魂以超越局限”的成长哲学。他特别指出,在信息爆炸时代,青年学子当以“自我驱黑”的勇气守护精神家园,用真善美的光芒抵御负面侵蚀。

本次分享会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展现了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路径。与会师生表示,船山先生“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创新精神与聂茂教授“十二年磨一剑”的治学态度,为新时代文化传承提供了双重启示。活动在热烈的学术交流中圆满落幕。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