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谛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AI赋能中医诊疗,不能简单套用现代医学模式!专家学者共话AI时代中医的机遇和挑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7:48:00    

【来源:劳动观察】

AI能为中医诊疗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在4月20日播出的第三期《多角荟——AI赋能中医诊疗》专访节目中,来自中医诊疗、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及金融投资等领域专家,既肯定了AI技术在提升中医诊疗效率、标准化水平及国际化推广中的重要作用,也探讨了数据壁垒、跨界融合、临床验证等现实挑战。

“守正中医诊疗的思路决定高质量活态传承诊疗系统软件的形成与产出。”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严世芸强调,只有坚守中医核心理论,才能确保AI技术在AI赋能中医诊疗中的应用真正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而非简单套用现代医学模式。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舒静介绍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在AI赋能中医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展现了高校在推动AI赋能中医诊疗现代化中的引领作用。

上海钛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潘晶作为企业界代表,分享了AI在医疗领域的深度融合趋势。他认为,“AI智能产品落地医疗场景面临诸多挑战”,但AI仍将成为医疗发展的新引擎。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华元则从"中医工程化+工程中医化"的交叉融合视角,探讨如何推动AI赋能中医诊疗向智能化、标准化迈进。

中信证券全球医疗健康行业组联席负责人、董事总经理张军从资本视角分析,指出“技术水平影响市场容量,商业模式受制于制度环境”。AI赋能中医诊疗的市场前景广阔,但需政策支持、行业标准完善及商业模式创新,才能真正释放产业价值。

据了解,《多角荟》栏目邀请国内顶尖科学家、医学家、企业家、金融界等行业的名角与大咖参与访谈,打开多元视角,让每位嘉宾从各自的深耕领域出发,深入探讨新的可能,启迪医疗发展智慧,构建产医新融合之可能,同时引发成果转化新潮流的思考,创造产医融合成果转化新途径。

本期节目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主办,上海东弘海派中医药研究院(正佳中医)协办,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健康服务专委会、上海市医学会生物医药转化分会、第1医学频道、新源转化医学中心承办。

头图为《多角荟——AI赋能中医诊疗》专访节目现场。主办方供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