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谛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君山观潮 | 饮水思源 薪火相传 红色精神的当代传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2:38:00    

编者按:

解读时事政策,挖掘文化底蕴,弘扬主流价值观,在枣庄市委网信办指导下,大众网枣庄开辟网络评论品牌栏目《君山观潮》,传播枣庄好声音,汇聚枣庄正能量,努力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

□特约评论员 吕文帅

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中,饮水思源、薪火相传不仅是朴素的价值观,更是一种文化基因的密码,承载着对先辈的感恩与对历史的敬畏。

祭奠英烈:历史记忆的仪式传承

不久前,一则来自枣庄市革命烈士陵园的《征集革命历史文物倡议书》得到了社会各界不约而同的响应和支持。截止到清明节前,已陆续收集到社会各界无偿捐赠的英烈相关实物、史料等30余件,它们承载了我市抗战时期的历史,更镌刻了英烈勇赴国难的精神。这些珍贵的实物和史料,不仅丰富了革命烈士陵园的馆藏内容,更完成了纪念英烈的仪式传承。

当代祭奠英烈的活动正在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涵。从传统的扫墓献花到红色故事进校园,从赴烈士陵园瞻仰到线上云祭扫寄托哀思,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使红色教育更加生动、更具感染力。临近清明节,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走进烈士陵园,为烈士墓碑描红,美化陵园环境,维护纪念设施。全市各烈士陵园也设立服务点、便民站,为群众讲解、引导,同时应需求提供了线上预约祭扫、远程代为祭扫等服务。

每逢清明祭英烈,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对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血脉绵延:红色基因的代际传递

今年清明,来自“安保全排”的官兵不远千里来到枣庄市市中区,与英雄“老排长”——安保全烈士久别“重逢”。来自市中区文化路小学的1000余名师生从学校出发,徒步往返5公里,到枣庄革命烈士陵园祭奠先烈,聆听“安保全排”的现任排长讲述安保全烈士的英雄事迹。排长勉励学生们好好学习,继承革命先烈遗志,不负时光、茁壮成长,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英烈先辈们牺牲的终点,是孩子们今天幸福生活的起点。“我们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烈士鲜血染成的。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会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这节烈士陵园里的思政课教给同学们的,既是手中祭奠英烈的白菊,也是徒步5公里身体力行付出的汗水。红色血脉正在以各种形式绵延传递,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结合自身的学习转化;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践行。这种传承在同学们心中深深播下爱国的种子,他们稚气未脱的面庞朝气蓬勃,已经有了未来国之栋梁的担当。

红色血脉绵延不绝、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正是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成效的最好证明。

薪火相传:红色精神的新时代价值

祭奠英烈的当代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种“历史——现实——未来”的连续性。通过缅怀先烈,我们得以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通过重温历史,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通过传承精神,我们可以为未来发展注入不竭动力。红色精神之所以能够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就在于其蕴含着超越特定历史时期的普遍价值。清明祭奠英烈,彰显的是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牺牲的铭记;红色血脉的赓续,传递的是理想信念的坚守与不忘的初心。

在价值多元、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红色血脉的传承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随着国家对革命传统教育高度重视,各类红色教育基地、纪念设施不断完善,红色旅游持续升温,为红色基因传承提供了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在各种观念冲击、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如何让红色精神真正入脑入心,避免刻板化、表面化,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清明祭奠英烈活动的丰富与创新更具有重要性。以庄重的仪式致敬崇高,以践行的途径润物无声,不仅对浮躁的社会风气是一种洗涤,更能够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建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避免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与侵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无论是青年学生还是社会各界人士,都应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从红色精神中汲取力量不断奋进。而这份精神力量,也将永远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