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 北京报道
4月10日,据央视新闻消息,国家卫健委联合国家中医药局印发《关于做好体重管理门诊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鼓励有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少数民族医医院,下同)设置体重管理门诊。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重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2018年我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有研究预测,若该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到70.5%。
体重管理门诊基于证据的标准化、多学科、一站式服务的特点,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治疗手段。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为受体重问题困扰的居民提供良好的专业咨询环境和平台,在自己的努力和专业机构人员的帮助下,能够更好地管好体重,健康生活。
当前,减重门诊建设正逐步推开,多家医院已率先实现落地。减重门诊建设是长期的、需要更多主体参与的工作。对于已落地以及更大范围内的减重门诊建设应如何推进,又需要做好哪些工作,《通知》进行了全面的指导。
肥胖症作为独立的疾病,不仅导致较高的过早死亡风险,也是心血管疾病及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其复杂性与多维度成因远远超越了单一学科的范畴,需要在规范路径的指导下开展多学科协作。
换言之,健康体重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跨学科、多行业联合行动。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联合发布《“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提出鼓励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体重管理门诊或肥胖防治中心。同年10月,国家卫健委正式印发了国内首部《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为公立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心和减重门诊提供了建设依据。
有三甲医院副院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开设体重管理门诊主要是从多学科角度出发,全方位帮助体重超重甚至是肥胖人群树立体重管理意识,掌握科学的体重管理方法,逐步养成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这需要每个人都认识到肥胖的危害性,并积极采取行动进行干预和管理。
目前,多家医院纷纷宣布落地减重门诊。3月1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体重管理联合门诊正式开诊,由临床营养科、内分泌科和中医科医生共同出诊。以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核心,将疾病诊疗与三级预防相结合,依托医院在体重管理领域的实践经验,紧密结合科研与临床,特别针对疑难重度肥胖症开展MDT会诊,为体重超重和肥胖人群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服务。
再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也开设了肥胖与减重门诊,筛查内分泌疾病导致的肥胖,并联合多学科团队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减重指导。对于严重或合并多种肥胖相关疾病的患者,该门诊还会进一步评估代谢手术适用性,并为计划接受代谢手术或已经接受了代谢手术的患者,提供规范、综合及个体化的长期指导与管理。
此次发布的《通知》将进一步加速减重门诊的落地:鼓励有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设置体重管理门诊。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属(管)、省(区、市)属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要在2025年6月底前基本实现体重管理门诊设置全覆盖。鼓励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设置肥胖防治中心,提供住院体重管理相关服务。
减重门诊首先需要加强自身建设。
某三甲医院临床医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们在调研中发现,医生对肥胖的看法和病人对肥胖的看法完全不一样,病人觉得减肥是他自己的事,医生觉得是病人不认这个事,这和国外是不一样的。未来,也需要提高医生的意识,让他们真正明确肥胖干预是其职责的重要一环。
根据《通知》,医院要加强体重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专业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并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专业化水平。同时,要制定完善体重管理门诊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指导医务人员遵循体重管理指导原则、高血压等慢性病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肥胖症诊疗指南等提供适宜的膳食、运动、精神心理支持等生活方式干预,合理使用相关药物,严格按照适应证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不仅如此,各地卫生健康、中医药部门要推进体重管理相关专科质控体系建设,加强质量控制和专业指导。坚持数字赋能,鼓励有条件的医院通过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开展随访、监测、健康指导等服务。
“建设减重门诊需要管理创新,而不是学术创新。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难题,但我相信未来是能够解决的,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为了让患者获益,也因为这只是一种管理模式,总归能够做一定的调控。”上述临床医生认为,
自身建设之外,减重门诊还需要持续优化体重管理服务模式。
减重门诊需要加强宣传引导,完善预约诊疗、预检分诊和转诊转介机制,引导有需求的体重异常群众到体重管理门诊就诊。同时,强调分类服务管理,需要为体重异常群众提供体重管理相关咨询评估、临床营养、运动康复、精神心理、中医药等专业指导和支持;为肥胖症、营养代谢障碍患者提供专业医疗服务;为合并并发症患者提供专科诊疗。
肥胖问题常伴随代谢异常、内分泌失调或体质差异,单一科室干预往往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因此,《通知》也强调,要坚持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强化多学科综合干预,围绕群众体重管理和诊疗服务需求配置相关专业力量,为患者提供联合门诊、多学科会诊等服务。
此外,减重门诊也需要坚持医防融合、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分级管理,围绕体重管理构建诊疗协作网络,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体重管理门诊,提供宣教、随访、健康管理等服务,优化上下转诊流程,推动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
随着减重门诊的普及和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深化,我国肥胖防治体系将逐步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推动防治关口前移,为全民健康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小胖墩”“节日胖”“假期肥”……这些健康风险,如何科学有效应对?做好体重管理,让健康“关口前移”。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消息,16个部门联合启动为期3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自2024 年起,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实现一系列“小目标”——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
2025-04-14 09:45:00年轻潮人爱喝的本草茶饮有了新升级!4月13日,本草十二星辰药食同源饮养中心(以下简称“本草星辰”)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广药大附一院”)健康管理中心正式揭牌运营,为不同年龄层用户提供药食同源系列产品。作为政医企联动的创新成果,该项目依托广州市越秀区农林街道周边三甲医院集群优势,以“中
2025-04-14 00:00:00为切实减轻群众生育负担,长治市自4月1日起正式实施怀孕妇女产前检查挂号费(门诊诊察费)减免政策。这是长治市推进生育支持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被列入我市2025年政府民生实事重点工程。 根据市卫健委、市医保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孕妇产检挂号费(门诊诊察费)减免工作的通知》,凡具
2025-04-12 11:10:00【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广州4月11日电(记者郑天虹)全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高质量发展联盟11日在广州成立,共同应对中小学生健康新问题。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的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代表、专家探讨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路径方法,并分享经验成果。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是教育系统里负责卫生健康的部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
2025-04-12 09:17:00平时喉咙不舒服最多以为是热气而最近广州一名男子觉得喉咙不适去医院就诊竟然发现喉咙里卡了一个啤酒瓶盖而且卡了将近一年医生询问才得知男子约一年前在聚餐时误吞了啤酒瓶盖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蔡谦:“他自己的忍受能力又比较强,所以他一直拖到一年后。取的过程中,瓶盖已经被黏膜,深埋在组织里了。
2025-04-12 0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