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平凉大地,机械轰鸣声惊醒了沉睡的黄土沟壑。在泾川县高平镇大寺坳村,村民李福红每天都要拄着铁锨站在自家苹果园旁的山梁上,望着脚下蜿蜒伸展的施工便道。这条即将贯通的产业路,将彻底改变这个村落的运输方式——从靠农用三轮车运输到货车直达果园,这改变的不仅是运输效率,更是一个个家庭的命运轨迹。
如何让阡陌交通化作富民坦途?平凉市交通运输局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纲,积极探索“路网提质、管养增效、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持续完善农村交通路网体系。截至目前,全市串联城市和乡村的农村公路总里程达9339公里,村(组)道路里程1.2万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率95%,优良中等路率86%,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动能和硬支撑。
“毛细血管”畅通工程:从羊肠小道到产业动脉
清晨六点,大寺坳村的天空还泛着鱼肚白,施工队长已经带着工人们开始路基整平。压路机驾驶室里,温度计显示室外温度只有5℃,但工人们额头上却沁着汗珠。“目前是苹果花露红期,必须赶在花期前完成这段陡坡施工。”施工队长抹了把汗,他身后是连片的标准化苹果产业园,红色的花蕾在晨风中微微颤动。
这个场景正是我市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强县域”行动主攻方向的缩影。今年一季度,全市共争取到位补助资金8117万元,已开工农村公路项目176项258公里,其中市列为民实事项目开工率达100%。“十四五时期,我们平均以每年400公里的建设速度,将农村公路延伸到每个需要的角落。建设重点聚焦‘打通断头路、发展旅游路、支持产业路、提升乡村路、形成联网路’五大方向。”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过去收苹果就像打仗。”李福红说,去年秋雨把土路泡成泥潭,三千斤苹果颠簸八小时才到收购点,碰伤的果子都被压价。抚摸着老果树上的运输刮痕,这位西北汉子算着经济账:“新路直达果园,运输时间大幅缩短,每车苹果也能多挣些钱了。”
“五位一体”守护路网:从“各扫门前雪”到智慧管护
午后两点,阳光炙烤着崆峒区崆峒镇甘沟村的柏油路面,乡级路长陶彦沛正用手机APP上传巡查照片。在他身后,新划的停车位上电动车、三轮车整齐排列,波斯菊在改良后的路肩土壤中摇曳生姿。这个曾因“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出名的城乡结合部,如今成为全市路域环境整治的样板。
我市将农村公路管理作为保障群众安全畅通出行的民生工程,创新“智慧路长+全民共治”管理体系,通过1691名路长、2300余名护路员组成覆盖“县道-乡道-村道”的三级网格,依托各级“路长办”,推行巡查、反馈、协调、处置、督查“五位一体”闭环管理机制,扎实开展日常保洁、巡查报告、病害处置等工作,以“路长制”促进“路长治”。
“今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聚焦农村公路临崖临水、急弯陡坡、事故多发路段和交通量大的桥涵,开展巡查保洁、病害报告等工作,累计出动养护人员2100余人(次),投入机械约330台(次),巡查农村公路3100公里,计划实施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0公里,危旧桥梁改造13座,很好地预防和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有效提升了农村公路本质安全。”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崆峒大队,队长魏喜红正在整理本月查处的超载车辆档案。“这些车过去专挑农村公路绕行,现在通过移动称重设备开展全路段流动治超能得到有效治理”。据了解,市交通运输局持续加强同周边市州路政执法和我市公安交警等部门协作配合,累计出动522人(次)开展道路运政、公路路政、工程建设执法检查,有效整治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违规施工、乱设障碍、道路两侧乱堆乱放等违规行为,全力消除“车、企、路、人”安全隐患,为广大群众营造了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
养护革命进行时:从“补丁路”到科技赋能
四月,暮色中的庄浪县赵墩乡,养护工杨德福蹲在新铺的冷再生沥青路面上,指尖轻轻抚过细密的纹理。这种将旧路面材料破碎后掺入新型添加剂的技术,让养护成本降低了,寿命却延长了。“再也不用像几年前那样,采用修修补补、撒胡椒面的做法,如今重视‘预防、修复、专项、应急’的养护方法,通过智能检测系统,能预判97%以上的潜在病害。”他介绍,今年全市投入2187万元专项资金,对494公里病害路段实施集中整治。
在静宁县原安镇试验段,技术人员正在试验黄土固化新工艺。工程师抓起一把掺入固化剂的黄土,用力握紧后松开,土块竟如岩石般保持形状。“这项技术能显著改善土体密实度、水稳定性和抗渗性,适合我们这种黄土丘陵地区。”他身后,试验路段上新植行道树郁郁葱葱,焕发盎然生机。“这些技术创新正在改变着农村公路的面貌,精细化管养的理念也已延伸至全线。”
庄浪县--X218联财(隆德)-南湖县道养护
“养好农村路肩负着农村道路持久、安全、顺畅运行。”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凉坚持把加强养护作为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将农村公路管养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考虑、同步实施,常态化抓养护,开春以来,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抢抓春季公路病害集中爆发期和最佳处置期,集中人员和机械,扎实开展农村公路“春季养护月”行动,通过加密清扫频次、扩大清扫范围,清理路面杂物4000余方,加固整修路肩470公里,补(栽)植行道树3000余株,农村公路路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畅、安、舒、美”的道路通行环境逐步形成。
客货邮融合:从“开得通”到“通得好”
早上8点,泾川县汽车站已十分热闹。司机周亮正在给他的车上装载货物——前排座椅下码着快递包裹,行李舱里整齐堆放着农资化肥。这条开往太平镇盘口村的客货邮专线,每天通过运送快递和农资,客运收入增加了10%。
这样的场景在平凉已非个例。全市打造的36条客货邮融合示范线,像毛细血管般深入偏远村落,8个二级及以上客运站全部实现“一点多能”。“现在上午寄出的苹果样品,第二天就能到西安客户手中。”静宁县仁大镇电商服务站里,90后创业者李霞正在打包苹果。她身后墙上挂着物流价目表:发往北上广的快递费比三年前降低了。去年“双十一”,她通过农村物流渠道销售苹果,创下镇里电商新纪录。
“农村路的运营对群众出行至关重要。”据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聚焦服务保障,持续拓展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成果,发展多样农村客运模式,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需求,推动公交线路向乡村延伸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农村客运由“开得通、走得了”转向“留得住、通得好”。推广“一车多运、一站多能、一网多用”农村运输发展模式,推进农村客运、快递、物流等运输网络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为沿线城乡群众提供“定时、定点、定线”的客货邮服务,全面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
夕阳西下,李福红家果园旁的新路已铺完最后一层水稳层。混合着苹果花香的收工哨音,在黄土沟壑间久久回荡。当冷链物流车可以直接开进果园,当电商订单能实时对接产地,当乡村旅游因路而兴……这一条条由智慧与汗水浇筑的“金纽带”,正将沉睡的乡土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用车轮丈量出乡村振兴的征程。正如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在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上的宣言:“我们要让每条农村公路都成为通向幸福生活的振兴路、承载乡愁的生态路、充满智慧的创新路!”
(图片由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民生信阳视频号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巡游出租车市场经营秩序,提升巡游出租车服务质量,现将2025年3月份因拒载、拼客、甩客、违规收费、服务质量等问题被乘客通过“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投诉2次以上的巡游出租车及巡游出租车公司进行曝光。在此呼吁广大市民如发现出租车违规经营行为,请及时拨打“12328
2025-04-13 10:28:00平凉“四好农村路”织就乡村振兴新经纬:一条路如何改变农民的生活?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齐荣四月的平凉大地,机械轰鸣声惊醒了沉睡的黄土沟壑。在泾川县高平镇大寺坳村,村民李福红每天都要拄着铁锨站在自家苹果园旁的山梁上,望着脚下蜿蜒伸展的施工便道。这条即将贯通的产业路,将彻底改变这个村落的运输方式——从靠
2025-04-12 15:24:00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莫杰 邵阳报道资江的春水裹挟着暖意,将两岸的桃红樱粉浸润得愈发鲜活。北塔区李子塘村的千亩桃花如云霞漫卷,邵东周官桥的万树樱花似雪浪翻涌,新宁崀山的油菜花海则以金箔般的色彩铺陈丹霞赤壁……邵阳的春天是一幅以花为笔、以山为卷的生态长轴,每一片花瓣都在讲述乡村振兴的故事——这里的花海不
2025-04-12 14:37:00【来源:汶川县人民政府_今日汶川】(通讯员 王梦)自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实施以来,阿坝州已招录首批“00后”医学毕业生深入基层,有效缓解乡村医疗资源短缺、人才断层问题。映秀镇一碗水村新生代村医通过全天候坐诊、入户巡诊等方式,为村民提供基础诊疗、慢病管理等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看病“最后一公里”难题。“杨医
2025-04-10 16:57:00【来源:安康交通运输局_交通资讯】近年来,镇坪县交通运输局以改革创新为引领,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紧紧围绕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积极探索交通运输多元化执法方式,通过创新发展定制客运、深入推进跨省交通执法协作以及打造智慧交通平台的方式,在提升客运服务质量、维护道路交通安全、推动交通运输管理现代化等方面取得
2025-04-09 15: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