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寄哀思,英烈精神永传承。4月2日下午,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镇机关党员干部、民兵、退役军人、民警、商会会员、党外知识分子、石船中心小学校师生、志愿者等百余人齐聚杨雪峰烈士纪念广场,共同缅怀英烈功绩,弘扬英烈精神。活动伊始,全体人员走进杨雪峰先进事迹
清明追思,薪火永续。一位位英烈,就是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脊梁。清明节到来之际,全军各部队展开多种形式的缅怀活动,引导广大官兵在继承先辈遗志,铸牢对党忠诚中不断激发强军斗志。缅怀英烈铸军魂,矢志强军砺精兵。在渡江战役千里战线的东线起点江苏靖江、在狼牙山革命烈士像前、在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官兵们默哀、献花
在扶风战役纪念馆烈士墓区,刻有赵存仁、高增岳等2160座烈士卧碑层层排开,向远方的台塬延展开去,四周围绕着苍松翠柏。伴随着肃穆的音乐,仪仗队缓步走向纪念碑前敬献花圈、三百多名社会人士、少先队员在烈士碑前默哀追思,献上鲜花,祭奠英烈。1949年7月10日至14日的扶眉战役是在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上最大的
这个清明节在山西省武乡县80岁的梁效珍老人照例带领家人扫了两次墓一个是自家祖坟一个是八路军无名烈士老雷的墓(图为梁效珍一家人在八路军烈士陵园祭奠雷烈士。新华社记者 樊欣阳 摄)从1941年到2025年从梁效珍的爷爷梁魁云到梁效珍的重外孙、7岁的杨崇颢梁家6代人守护着这位无名英烈已经84年……为何这家
4月3日上午,山东淄博博山区学校学生赴烈士陵园祭扫,通过AI技术还原的彩色烈士照片瞻仰先烈。淄川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采用“实景沙盘+VR全景”技术,游客可沉浸式体验历史场景,触控交互系统整合图文音视频资料,生动还原24处烈士纪念设施,让红色教育更可触可感。作者:朱晓光、曲磊、谭丹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2025年3月26日,全国首部英雄烈士保护地方性法规在湖北诞生。从大别山到洪湖水,从武汉会战遗址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荆山汉水间的红色基因就此有了最坚实的法治铠甲。湖北以制度创新回应时代课题,续写着 “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红色史诗,让烈士英魂在新时代绽放永恒光芒。这部法规是对英烈尊严最坚定的捍卫,将 “
图为苏成文1949年写给父母的家书76载英烈家书寄相思 三代寻亲终圆梦安阳融媒记者 郝亚伟 文/图“父母大人,自家一别已有数月了,想大人身体健康……自参加伟大的人民解放军,思想进步了,坚决学习为人民服务……为革命到底,不完成光荣任务,绝不回家……”这封写于1949年农历正月初二的家书,出自当年35岁
日前,一则“师生修复烈士家书跨越1000公里送还”的消息冲上了热搜。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袁庄,宁波财经学院的师生将一封修复好的烈士书信交到烈士家属手中,烈士家属一边摸着书信一边流泪。带着学生们修复书信的宁波财经学院老师曹明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这封信除了是烈士遗物,更是 75 年前的一段革命记忆。修复
关键词 追寻木棉花开 致敬英雄■姜贵林 解放军报记者 王德赛 贾思宇4月,气清景明,万物生长。当我们迎着春日的朝阳,精神抖擞地大步向前,昨日的英雄,仿佛还在眼前,当年的牺牲,依旧铭记在心。历史没有忘记,祖国没有忘记,今天的我们更没有忘记,无数烈士前仆后继的身影和英魂。曾经,本版和读者一同见证了许多部
青山巍巍,松柏苍翠。4月3日,2025年各界人士清明凭吊抗日航空英烈活动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举行。活动现场,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布了第二批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勘误补刻名单。至此,英烈碑上镌刻的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人数为1470人。“今天,我们终于能将叔公的名字郑重刻入祖国的记忆。”曹植勤站在英烈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