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谛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双螺旋”破解电热毯技术难题,“技术小白”的成长之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4:0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宋祖锋

在青岛市即墨区青岛市琴岛电器有限公司,有一位从基层技术员逐步成长为技术总监、副总经理的骨干人物——刘明华。2007年,她大学毕业进入公司,从一名“技术小白”起步,凭借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逐渐成为企业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企业的技术领军人物,刘明华用18年的坚守拼搏,诠释了“工匠精神”的真正含义。她的成长历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企业技术创新、稳健发展的生动写照。

初入职场:从零开始,脚踏实地

4月2日,在位于青岛市即墨区潮海街道辽河一路的青岛市琴岛电器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内,企业副总经理、技术总监刘明华正在和技术人员认真巡查自动化双螺旋发热线生产线,确保每一批生产出来的发热线都符合标准。

刘明华是烟台栖霞人,2007年,24岁的她大学毕业后加入琴岛电器。“虽然学的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但是进入公司后,发现有些技术需要从头开始。” 琴岛电器是一家主要生产电热毯的企业,当时的刘明华对这个行业并不熟悉,但她深知,只有扎根一线,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

在电热毯行业,发热线是决定产品安全与性能的核心技术。而刘明华的技术之路,却始于一个看似与研发“不相关”的岗位——产品认证与体系认证。“只有吃透标准,才能摸清技术的命脉。”她回忆道。在岗位上,她深入研究电热产品安全规范,反向推导生产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将整套生产工艺贯联起来,为日后新产品的研发、技术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崭露头角:参与双螺旋发热线项目攻关

在竞争激烈的电热毯行业,唯有持续创新才能保持领先。琴岛电器深谙此道,多年来坚持技术突破与产品升级,从传统直丝发热线到双螺旋结构,再到全自动化生产,每一步都走在行业前沿。

2008年,琴岛电器公司启动双螺旋发热线研发项目,这是一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技术创新。刘明华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敏锐的技术洞察力,参与到项目研发中。

刘明华说,双螺旋发热线相比传统发热线,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但其生产工艺复杂,尤其是螺旋结构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一直是行业难题。刘明华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反复试验,调整工艺参数,最终成功攻克了螺旋缠绕不均匀、电阻波动大等技术瓶颈,使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企业生产车间可以看到,与传统单根直丝发热线相比,双螺旋发热线采用两根合金丝材螺旋缠绕的创新结构,在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大大提升安全性能。

"就像DNA双螺旋结构赋予生命稳定性一样,我们的双螺旋设计让发热线获得了革命性的可靠性能。"刘明华这样解释双螺旋设计理念。2009年,经过一年的研发实验,该项目投产使用,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成为琴岛电器征战市场的创新产品。

厚积薄发:从技术小白到企业骨干的蜕变

随着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刘明华逐渐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技术主管,2017年,她被任命为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全面负责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角色的转变让刘明华意识到,技术创新必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于是,她带领团队深入调研市场需求,推动产品迭代升级,使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记者在企业陈列室看到,从普通电热毯到智能联网产品,每一件产品背后凝结着研发团队无数个日夜的技术攻坚。刘明华介绍,如今企业研发的智能产品已实现手机App远程控温、睡眠模式自动调节、多温多控等多重功能突破。

2023年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琴岛电器决定启动第二代自动化双螺旋发热线项目,刘明华再次被委以重任,担任项目负责人。与第一代产品相比,第二代项目要求实现全自动化生产,这对设备精度、工艺控制和系统集成提出了更高要求。刘明华带领研发团队夜以继日地攻关,解决了绕丝精度不足、自动测阻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这套系统就像给生产线装上了智能大脑,不仅实现了问题预警,更能自主纠偏。”刘明华说,当检测到电阻值超出预设的工艺范围时,系统会立即触发声光报警,并自动调节,实时修正螺距,保住阻值在设定范围内,确保产品一致性,成为行业质量管控的新标杆。

如今,刘明华不仅是琴岛电器的技术带头人,更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她始终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她的带领下,公司近年来申请了多项专利,并与多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推动电热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技术没有终点,只有不断突破,才能保持竞争力。”刘明华表示,未来她将带领团队继续深耕电热技术,探索更多创新应用,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