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谛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关岭牛产业园每天屠宰三四十头,完善冰鲜肉配送体系│关岭牛肉鲜达全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2:56:00    

连日来,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牛产业园屠宰场迎来订单高峰,日均屠宰量达三四十头,优质牛肉通过冷链物流鲜达全国各地,让消费者吃上“一生鲜草、一身好肉”的关岭牛优质牛肉。

走进关岭自治县关岭牛产业园屠宰场,自动脱毛机、整体预剥机轰隆作响,工作人员身着白色工作服、佩戴口罩,正有条不紊地把预剥好的肉牛进行精细化分割,一头肉牛按照部位分割成雪花、匙柄、牛柳、眼肉、里脊、元宝等数十个不同产品,经过打包后发往全国各地。

“我们屠宰场每的屠宰量保持在30至40头,根据不同部位进行精细分割,让关岭牛身价倍增。厂区每日发货量6.7吨左右,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广东、浙江等地。”贵州黄牛产业集团食品公司关岭屠宰场负责人张虎说。

关岭牛产业园按照现代工业化理念和产业链思维建造而成,于2015年11月开工,2016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引进国际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生产线,年屠宰量可达到10万头,实现从“卖肉牛”到“卖牛肉”的转变。

为了保证牛肉的品质和安全,屠宰场建立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从活牛进场那一刻起,每头牛接受严格的检验检疫,确保无疫病、无残留。屠宰过程中,随时对肉品进行有害物质抽检,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在屠宰流程中,我们严守三道质量安全关卡。首先,牛只进场前,对车辆及牛只整体实施喷淋式消杀。其次,牛只检测环节,我们按20%的比例进行尿检抽样,确保牛只品质合格。在宰杀过程中,我们对肉品进行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等有害物质的抽检,详细做好记录,确保牛只产品合格。”张虎说。

牛肉品质保障,冷链配送是关键。关岭牛产业园完善冰鲜肉配送体系,建设智能化冷库,打造冷链运输网络,搭建全渠道覆盖销售体系,利用先进温控、库存管理系统,精准调控仓储环境,降低损耗,确保牛肉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实现从屠宰场到终端市场的高效配送。

“屠宰场总共设置4个成品库,4个速冻库,4个排酸库,通过制冷、温控调节,使生产的肉品保质期能达到45天左右,从而扩大了面向全国销售的运输距离,现在的牛肉可以鲜达全国所有省份。”张虎介绍道。

产品品质过硬,冷链配送高效畅达,产品供不应求,热销广东、上海、浙江等地。

“关岭牛”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78个地方畜禽品种之一,位居贵州四大黄牛之首,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品质优势,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关岭自治县围绕“关岭牛”产业做文章,完善产业链,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关岭牛”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

产品俏销市场,关岭牛产业园将强化对牛只及肉品的监管,确保每一块牛肉安全合格。该产业园还将与相关专家合作,研发产品追溯溯源系统,确保产品在市场流通范围内可以溯源。

通讯员 杨蔼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小友

编辑 张云开

二审 杨小友

三审 刘皓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